News Information

News Information

Company News
;

IXA新任主席领衔异种移植生物安全防控,保障临床安全有序

2025/10/07
导 语异种移植技术逐步进入临床阶段,生物安全防控已成为全球行业的“必答题”。10月3日,第18届国际异种移植大会在瑞士日内瓦闭幕,国际异种移植协会IXA新任主席美国麻省总医院Jay A. Fishman教授,其任职被视为行业向“安全临床化”加速的重要信号。大会期间,全球顶尖专家围绕猪源病毒检测、感染机制解析、全链条风险管控展开深度研讨,多项可落地的生物安全新技术集中亮相。▲ IXA新任主席Jay ...
;

干货丨2025国际异种移植日内瓦会议连续报道

2025/10/05
导  语第18届国际异种移植(International Xenotransplantation Association,IXA)会议于2025年9月30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10月3日上午闭幕,会期3.5天。会议报告160场,中国学者累计23场,中国专家窦科峰教授、邓绍平教授、Hidetaka Hara教授、潘登科教授、王轶教授等共主持专题会9场次。本次大会最大特点是临床研究方面的报告4...
;

第18届国际异种移植大会,中国进展引全球瞩目

2025/10/02
2025年10月2日,瑞士日内瓦9月30日,第18届国际异种移植大会(IXA,国际异种移植学会)在瑞士日内瓦开幕,中国力量已成为本届大会上备受瞩目的焦点之一。本次大会全球有400多名异种移植相关人员参会,中国到场40余人,参会人数规模仅次于美国,显示出中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活力与全球参与度的显著提升。中科奥格一行6人参会。▲ 参会的中国专家合影开幕式,中国进展引关注9月30日,大会开幕式上,国际异种移...
;

突破200天!中科奥格基因编辑猪刷新亚洲异种移植新纪录,推进临床转化进程

2025/09/24
导语2025年9月23日,医疗圈迎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西京医院完成的亚洲首例基因编辑猪-患者异种肾移植案例中,移植猪肾已稳定工作超过200天,刷新亚洲纪录。这一医学里程碑的背后,是中科奥格提供的基因编辑供体猪,以其持续稳定的临床表现,为异种移植领域注入强劲信心。▲ 患者及家属(图片来自西京医院)临床验证:200天稳定运行,树立中国异种移植新标杆 异种移植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供体器官能...
;

中科奥格致透析患者群的回信:科技有温度,信念终致远

2025/09/19
编者按近日,我们收到“新希望管理群”肾透析患者朋友们的一封手写来信及暖心特产。信中真挚的言语、乐观的态度和对生命的不屈追求,令我们深受触动。我们始终相信,医学科技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先进性,更在于它能否切实地照亮每一个生命。在此,我们以这封回信,向所有正与疾病勇敢抗争的患者及家属致敬,也郑重承诺:中科奥格将继续以务实、敬畏之心,推进异种肾移植临床转化,不忘“破解器官短缺困境,让患者不因等待而逝”的初心...
;

中科奥格基因编制猪品种培育、疾病模型开发和异种器官移植应用技术研发项目水土保持验收鉴定书 公示公告​

2025/09/08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现将中科奥格“中科奥格基因编制猪品种培育、疾病模型开发和异种器官移植应用技术研发项目水土保持验收鉴定书” 进行公示,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中科奥格基因编制猪品种培育、疾病模型开发和异种器官移植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建设单位:四川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公示时间本次公示时间为20个工作日,自2025年9月8日起至2025年10月03日止。三、意...

More Company News +

Media Coverage
;

中科奥格创始人潘登科博士受邀天虎科技专访│中国异种器官移植或在2025年进入临床试验

2022/10/21
  2022年10月,中科奥格创始人潘登科博士受邀天虎科技专访。 创家” 与国外先进企业“赛跑”   中科奥格近期与百奥赛图达成CD40抑制剂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合作,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
;

猪肾移植人体研究登顶NEJM,从研究到临床还有多远

2022/05/19
去年底今年初,3则异种器官移植新闻引爆媒体:两个美国团队分别为脑死亡人类受体移植经过基因编辑的猪肾,移植器官存活2天以上;另一团队为一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移植基因编辑猪心,患者生存长达两个月(详见《世界首例患者成功移植猪心,NEJM综述异种移植优势、难点、风险和进展》)。然而迄今仅一项研究经同行评议正式发表,这些被媒体称作“重大突破”研究的科学细节披露甚少。 北京时间今天清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走访成都中科奥格——“『猪场之旅』2022行:构建产学研融合发展新平台系列巡回走访活动”第六站精彩不断

2022/01/10
  2022年伊始,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组织开展『猪场之旅』2022行:构建产学研融合发展新平台系列巡回走访活动,以期为学校、企业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构架起全新的桥梁,为推动我国生猪产业的产学研融合发展做出贡献。   1月7日,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总编辑孙德林教授和高志勇经理等一行四人来到中科奥格进行走访交流,以董事...
;

再一次成功!同一团队已将猪肾移植到第二例“人类受试者”体内

2021/12/17
  美国时间12月13日,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使用基因工程猪肾脏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性异种移植手术。这一次手术标志着潜在替代性器官应用领域的又一次进展。具体报道点击阅读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ekwel4tLtjXbEgutdvCubA。...
;

潘登科博士解读丨异种器官移植:开展临床试验是超车关键,产业化将成趋势

2021/11/12
  2021 年《科学》再次发布 125 个国际前沿、全球共需、聚焦人类福祉的重大科学问题,异种移植能否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问题被列入其中, 2020 年 1 月 2 日《科学》杂志刊文:预测 2020 年可能成为头条十大科学新闻,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试验等入榜。   十月下旬,美国联合治疗公司(United Therapeutics)成功进行了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后的猪肾脏在脑死亡人体...

More Media Coverage +

Science Outreach
;

转载国家地理中国网——异种移植正成现实,未来救你命的可能是这头猪

2025/05/27
分享一篇来自国家地理中文网的文章。尽管如今异种移植技术备受关注,但这项研究其实已开展数十年。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要深深感谢勇敢无畏的先驱者,也要致敬所有在科研道路上默默耕耘的科学家们,是他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异种移植技术从梦想变为现实,在农场实验室里,生物技术公司eGenesis正在设计、克隆并饲养一些猪,这些猪的肾脏可用于那些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人类患者。|国家地理图片集几个小时前,我在中西部一...
;

转载医学界:中国首个拥有异种肾的人出现了,曾患8年尿毒症

2025/03/14
今天(12日)中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宣布,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教授指导下,于3月6日成功将一只多基因编辑猪的肾脏,移植到一位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 这是亚洲首例、全球第五例将猪肾移植给活人的尝试,其余四例均由美国团队完成。截至目前,西京医院的这名患者已进入术后第6天,猪肾在其体内状态良好,患者血肌酐恢复至正常水平。 成都中科奥格生物创始人潘登科教授团队为本次手术提供了移植用猪。潘登科告诉“医学...
;

院士讲坛 | 临床异种器官移植十大问题的思考

2022/12/21
  供者短缺是影响器官移植发展的一大难题,而异种器官移植可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发,异种器官移植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但大多数研究目前仍处于临床前阶段。近期,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到人心脏移植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科研工作者。但临床异种器官移植仍面临很多重要问题,包括克服排斥反应、控制炎症反应、调节凝血紊乱、提高移植物生理相容性、...
;

又给人移植了两颗猪心!异种器官移植,真的离我们很近了?

2022/07/26
  今年年初,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成功为一名57岁的心脏衰竭患者大卫·贝内特移植了一颗猪心,轰动全球。最终,这颗猪心为他延续了2个月的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美国FDA在咨询委员会上开始“松口”,将考虑让异种移植进入临床试验,这将是异种移植的全新未来。     异种移植新进展:又有两颗猪心移植给人   近日,纽约大学...
;

专访潘登科研究员:首例猪心脏移植患者或死于猪病毒感染,但这完全可以避免

2022/05/19
世界首例活人成功植入基因编辑猪心脏 大卫·贝内特不仅被挽救了生命,甚至能下床行走了。但在40天后,他的情况出现了恶化。2022年3月8日,移植手术后2个月,大卫·贝内特因病情恶化而不幸去世。当时并没有发现导致他病情恶化并去世的明显的原因。 而在5月4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这项猪心脏移植手术的负责人 Bartley Griffith 医生表示,在大卫·贝内特的...
;

认识实验动物之小型猪

2022/04/12
通过开展动物实验用以识别患者潜在风险的临床前研究和测试是新药研发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申请临床实验前,通常会选用一种啮齿类实验动物和一种非啮齿类实验动物对候选药物的疗效(药效)、代谢(药代)和毒性(毒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其中用以毒理评估(安评试验)使用的实验动物数量最多。 相较于单一使用啮齿类动物,安评试验中非啮齿类动物的使用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候选药物临床实验的成功率,还能为药物临床使用后提供更高...

More Science Outreach +

Science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