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与临床前试验双突破,刷新亚洲异种移植存活纪录
中科奥格内江基地培育的六基因编辑猪,经西京医院实施亚洲首例猪肾脏移植人体手术,截止6月17日,已术后103天,是目前全球存活的2个猪肾移植病例之一,代表中国在异种移植这一技术高地取得的瞩目成绩,赢得国内外广泛赞誉及肯定。与此同时,猪到猴的肾脏移植再攀高峰:合作单位同济医院团队完成的猪肾脏移植猴,存活时长已突破231天,目前状态良好且肾功能保持稳定,刷新了韩国之前保持的猪到灵长类动物肾移植存活221天的亚洲记录。同批次实验中,近50%受体猴实现长期存活,标志着中国在猪到非人灵长类移植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科奥格核心技术突破:基因编辑破解异种排斥难题
两项突破的共同“主角”——中科奥格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供体猪,成为技术攻关的关键。通过精准敲除引发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关键抗原α-Gal,以及引发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抗原Sda和Neu5Gc,同时转入人源化补体调节蛋白与凝血调节蛋白等,将供体猪肾脏成功“伪装”成人类器官,显著降低了免疫排斥风险。西京医院团队在仅使用“常规临床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实现患者术后百天无严重排斥反应,充分验证了供体猪的有效性。“我们的基因编辑技术打破了异种移植的‘免疫壁垒’,更通过DPF级(无指定病原体)医用供体猪培育设施,从源头上控制了跨物种病原微生物传播风险。”中科奥格创始人潘登科研究员表示。目前,中科奥格已累计开展70余例猪到猴异种移植的临床前试验,9例猪到人体的器官移植临床研究,占全球异种移植(亚)临床研究的1/3,位居全球前三。

三、中国方案引领全球,破解器官短缺世纪难题
我国约有1.3亿慢性肾病患者,其中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庞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新增大量终末期肾病患者靠透析维持生命,异种来源器官被视为解决这一危机的“战略技术”。此次中国在临床与临床前研究的双重突破,以“基因编辑+临床免疫+微生物控制”的综合方案,为全球异种移植提供了“中国路径”。
中科奥格联合创始人邓绍平教授指出:“基因编辑猪器官的临床转化,将彻底改变‘一器难求’的现状。未来我们不仅能提供肾脏,还将开发猪皮肤、红细胞等组织器官治疗技术,让更多患者在等待中重获新生。”目前,中科奥格位于四川内江的DPF级培育中心已实现基因编辑供体猪的标准化批量生产。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异种移植有望在5-10年内成为常规医疗手段,重构全球器官移植医疗格局。
潘登科强调,中科奥格将继续优化基因编辑方案,探索更精准的免疫调控策略,同时与监管部门合作完善临床与安全性评价体系。“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活下去’,更是让患者‘活得好’,最终实现异种器官移植的常态化应用。在等待器官的尽头,不再是绝望,而是基因编辑猪带来的新生曙光!”